“行之茍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”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讓我們傳承和弘揚北京世婦會精神,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,加速婦女全面發(fā)展新進程,共同創(chuàng)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。
——10月13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全球婦女峰會開幕式的主旨講話《弘揚北京世婦會精神 加速婦女全面發(fā)展新進程》
“行之茍有恒,久久自芬芳”出自東漢書法家、文學家崔瑗的《座右銘》,意思是持之以恒踐行正確之事,久而久之成果自會芳香四溢。此語用來鼓勵人們在學習、工作或自我提升中保持恒心,強調“堅持”是實現(xiàn)質變、收獲成果的關鍵。
“銘”是我國古代一種固有文體,座右銘就是置于座右隨時都能看到的銘文。崔瑗這篇《座右銘》是中國文學史上首篇以“座右銘”命名的作品。全文為:“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譽不足慕,唯仁為紀綱。隱心而后動,謗議庸何傷?無使名過實,守愚圣所臧。在涅貴不緇,曖曖內含光。柔弱生之徒,老氏誡剛強。硁硁鄙夫介,悠悠故難量。慎言節(jié)飲食,知足勝不祥。行之茍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”文中凝練了儒家仁德與個人修養(yǎng)的精髓,表達了作者為人處世的基本態(tài)度和立場。其中“謙抑、仁德、感恩、務實、柔韌、節(jié)制、堅持”,一直是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所倡導的精神氣質和高尚品格。
崔瑗年輕時因意氣用事鑄成大錯,后來寫下這段文字置之座右,警戒自己要加強修養(yǎng),切莫再犯錯。經過多年艱苦磨礪,崔瑗逐漸成熟,他始終堅定理想堅守道德并勇于身體力行,學業(yè)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。崔瑗的努力上進逐漸被認可,40多歲時被任命為汲縣(今河南衛(wèi)輝市)縣令,他勤政愛民,帶領治下百姓開墾稻田、修繕水利,百姓為此作歌稱贊。
“行之茍有恒,久久自芬芳”,點明了所有成功的關鍵在于“堅持”。此句以“芬芳”比喻品德的馨香,唯有通過長期不懈的實踐,才能內化為品格,自然而然散發(fā)出人格的芬芳。
中國人自古深諳這樣的道理,堅信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秘訣。早在兩千多年前,孔子就提出“得見有恒者,斯可矣”,強調在困頓中保持品德操守的重要性。
顏回是孔子極為器重的弟子,他長期堅守仁德之道,其恒心和毅力是孔門其他學生的楷模。《論語》中記有孔子對他由衷的贊譽:“賢哉回也。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。賢哉,回也!”
顏回何以能做到“不改其樂”?孔子一語道破:“其心三月不違仁。”孔子說:“回也,其心三月不違仁,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。”意思是顏回的心能長久地不離開仁德,而其他弟子僅能短時間內做到。顏回之樂不在物質財富,在他對精神價值的追求與堅守。從孔子的言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儒家對道德修養(yǎng)的高度重視,顏回這種即使身處困境也始終堅守仁德的價值觀念和處世態(tài)度,是孔子極為推崇和欣賞的。
蘇秦苦讀錐刺股,司馬遷忍辱著《史記》,王羲之洗筆成墨池……成功并非一蹴而就,日積月累方顯其真。每個人在思想養(yǎng)成和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道路上,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,但只要堅持不懈、默默耕耘,腳踏實地、久久為功,人生自會綻放出光彩和芬芳。(趙美寧)
時間的年輪,鐫刻著奮斗者行之有恒的足跡。
30年前,北京世婦會確立“以行動謀求平等、發(fā)展與和平”的崇高目標,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《北京宣言》和《行動綱領》。
30年來,在北京世婦會精神指引下,全球婦女事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,為人類文明進步增添了亮麗色彩。中國通過自身探索,走出了一條將男女平等、婦女發(fā)展深度融入國家現(xiàn)代化進程的獨特道路,創(chuàng)造了讓億萬婦女命運發(fā)生歷史性改變的實績。
看似尋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卻艱辛。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(fā)展,是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。在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道路上,無數(shù)事業(yè)充滿著艱辛與挑戰(zhàn)?;厥讔槑V歲月,知難而進、迎難而上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精神基因,我們黨是這一精神基因最有力的踐行者和弘揚者。中國共產黨人不畏風急浪高、不懼艱難險阻,敢于斗爭,砥礪前行。
行之有恒,彰顯了百年大黨的歷史擔當。
從南湖紅船,到西柏坡進京之路,再到以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(yè)……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實踐探索證明:“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,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。”
為著持之以恒的使命擔當,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、同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相結合,帶領人民創(chuàng)造經濟快速發(fā)展和社會長期穩(wěn)定兩大奇跡。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(fā)展觀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中國共產黨人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。
偉大事業(yè)需偉大力量,偉大力量發(fā)軔于萬千尺寸之功。有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水滴石穿,繩鋸木斷”的恒心,才能做出經得起歷史、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績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(tǒng)籌謀劃,一幅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新圖景鋪展在世界面前——經濟實力、科技實力、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;基本實現(xiàn)新型工業(yè)化、信息化、城鎮(zhèn)化、農業(yè)現(xiàn)代化,建成現(xiàn)代化經濟體系;人的全面發(fā)展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……
行之有恒,彰顯了一以貫之的歷史主動。
新時代以來,堅定不移推進黨的自我革命,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精神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、開展史無前例的反腐敗斗爭、深化紀檢監(jiān)察體制改革……我們黨堅持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,百年大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,煥發(fā)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機活力,贏得了確保黨不變質、不變色、不變味的歷史主動,贏得了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(yè)共同奮斗的歷史主動。
今年4月,肯尼亞聯(lián)合民主同盟總書記奧馬爾率團來華訪問,對中國共產黨的管黨治黨經驗深表贊嘆,“迫不及待要將這些經驗做法帶回去與同事分享”。
行之有恒,彰顯了始終不變的為民宗旨。
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廣場,有一座名為《信仰》的群體雕塑——71位不同歷史時期共產黨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,象征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帶領群眾奮進的光輝歷程。
有恒者斷無不成之事。自誕生之日起,我們黨把為民造福的追求寫在中華大地、寫進人心深處。帶領人民翻身得解放、領導土地革命實現(xiàn)“耕者有其田”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……百余年黨史,就是一部為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奮斗的壯麗史詩。
“行之茍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”習近平總書記的莊嚴宣示,昭示百年大黨初心如磐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通過自身的成功實踐與倡議,將全人類命運與共的理念具體化、路徑化,讓由內而外的“芬芳”成為人類文明最動人的底色。“同球共濟”的時代,中國將繼續(xù)與世界各國攜手同心,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篤定前行,共同創(chuàng)造人類持久和平、共同繁榮的美好未來。(李自強)
- 2025-10-13南街走筆丨談談“認真”
- 2025-10-13對話丨文化自信點燃文旅熱火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
- 2025-10-13監(jiān)督保障在一線丨護航文旅市場熱中有序
- 2025-10-13西固:緊盯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責任落實 精準監(jiān)督守護黃河安瀾
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信
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










